二氧化碳滅火器

二氧化碳滅火器是什麼?

二氧化碳滅火器是什麼?

重點整理

• 二氧化碳滅火器透過「排氧+吸熱」達成滅火效果:
CO₂能迅速取代空氣、降低燃燒區氧氣濃度,並在氣化時吸收熱能,達到抑火與冷卻的雙重作用。

• 氣體無殘留、不具腐蝕性,適合電子與精密設備環境:
噴射後不會留下粉塵或液體,對設備零損害,常用於機房、電控室與文物庫存空間。

• 不適用封閉空間與A類火災,操作時需避免凍傷與缺氧風險:
在通風不良處使用會導致窒息,且接觸金屬部位恐有低溫凍傷風險,以及不適合用於A類(固體)火災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當我們談到滅火設備時,二氧化碳滅火器(CO₂)常因其「不留痕跡」的特性而被高度推崇。與常見的乾粉或泡沫滅火器不同,CO₂ 型滅火器以無色氣體為核心,不僅能在火場中發揮即時抑制作用,更具備對設備與環境零破壞的特質,成為許多電器空間的首選。


CO₂滅火器的主要滅火機制來自兩個層面:窒息作用冷卻效應。當瓶內的液態二氧化碳釋放時,會瞬間氣化並大幅擴張,一公斤液態 CO₂ 可產生約半立方米氣體,迅速排除燃燒區域中的空氣與氧氣,使燃燒條件中斷。而同時進行的氣化過程,也會從周圍環境中吸收大量熱量,快速降低溫度,從而加速火勢的抑制。


這樣的特性,讓 CO₂ 滅火器在應對 B 類(油類)與 C 類(電器)火災時表現出色。特別是在電器、伺服器、控制室、資料庫等場域,CO₂ 的氣態滅火方式不會留下液體或粉末殘留,避免設備短路、腐蝕或事後清潔的困擾。也因此,它成為博物館、精密倉儲與高階機房中常見的配置之一。


然而,CO₂ 滅火器也有其明顯限制。首先,它對於A 類(固體)火源的效果有限,尤其是起火面積較大時,滅火時間拉長、手提瓶劑量也可能不足。此外,CO₂ 會取代空氣,若在封閉空間內長時間釋放,將造成氧氣濃度下降,對使用者本身的呼吸造成威脅。因此,在狹窄或密閉環境內操作時,必須迅速撤離現場,避免窒息風險。


使用上也需格外留意。CO₂ 在瓶內以低溫高壓形式儲存,釋放瞬間會極度冷卻,導致噴嘴與連接金屬處出現霜凍現象。若使用者徒手抓握金屬部位,將有被凍傷的危險。因此,正確的操作方式包括:提起滅火器、拔出保險銷、站在火場上風處,對準火源底部掃射,並避免皮膚與冷金屬直接接觸


最後,CO₂ 滅火器一般不設壓力錶,日常檢查需依靠秤重來確認是否有洩壓。此外,由於其瓶體多為無縫鋼瓶,重量偏重,對某些使用者來說提起操作有一定難度。

 

綜合而言,二氧化碳滅火器是一種適合「精密設備場所」,但需謹慎評估使用場域的滅火工具。只要避開其操作盲點,在正確情境中應用,它仍是非常值得信賴的防災選擇。

 

參考產品

二氧化碳滅火器
(適合精密設備場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