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點整理
• 電動車起火危險之處:毒氣致命、熱失控難擋
鋰電池會釋放氟化氫(HF)等劇毒氣體,比火焰更致命。吸入少量即可引發肺部灼傷、呼吸困難。
• 滅火器協助第一時間抑制與逃生,但無法完全滅火
鋰電池內部化學反應會自行產熱,即便撲滅表面火焰,仍可能復燃
• 駕駛遇火:斷電棄車 → 站上風處 → 儘速報警
一旦出現異味、冒煙、儀表異常,立刻停車、切斷電源並迅速離開車輛。逃離後須站在上風處,並明確向119報案「電動車起火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近年來,隨著電動車在全球快速普及,關於它的環保優勢與未來性,我們已耳熟能詳。但另一方面,我們卻相對忽略了一個潛藏的致命風險:電動車一旦起火,不僅撲滅困難,更可能釋放出致命毒氣,對駕駛與旁人造成極高風險。
為什麼電動車火災,比傳統汽車更危險?
電動車的核心是鋰電池,儲存了高密度能量。一旦失控,後果比油箱爆炸還要棘手。最致命的不是火,而是電池燃燒時釋放的**氟化氫(HF)**等有毒氣體。
這些氣體無色無味、具強腐蝕性,短時間吸入就可能導致喉嚨灼傷、肺部化學性燒傷、甚至呼吸衰竭。若接觸皮膚,還可能穿透皮層傷及深層組織,影響心跳與神經系統,最嚴重甚至造成心律不整、驟停。
為何滅火器不能撲滅電動車火災?
面對電動車火災,滅火器只能做到抑制無法完全撲滅,就是因為鋰電池內部產生的熱失控反應。
所謂熱失控(Thermal Runaway),指的是電池因高溫或損傷發生連鎖反應,不斷自行產熱,導致其他電池也跟著升溫失控。即使你成功撲滅表面火舌,電池內部依然在「煮沸」,幾分鐘內火勢就會復燃,甚至引爆。所以滅火器大多用來抑制第一時間的火災及協助逃生。
如果你就是駕駛人,該怎麼辦?
想像一下:你正在駕駛電動車,忽然聞到刺鼻氣味,車內冒出白煙,儀表板警報閃爍——此刻你該怎麼做?
正確的逃生步驟如下:
1.立即停車,關閉電源
切斷電源,降低火勢擴散風險。
2.放棄財物,快速逃離車輛
不要猶豫取物或查看引擎,立刻開門離車。
3.站在「上風處」,遠離至少30公尺以上
毒氣會隨風飄散,選擇站在氣味飄走的相反方向。
4.撥打119報案,並明確說明是電動車火災
消防單位才能派出配備特殊滅火劑與防毒裝備的隊伍。
5.提醒路人遠離,不要圍觀或靠近拍照
電動車火災產生的毒氣,若不慎吸入就可能造成長期傷害。
結語:擁抱科技,也要理解風險
電動車是低碳未來的重要解方,但我們不能只看到它的優點,而忽略了背後潛藏的風險。了解鋰電池的特性、學會正確應對火災情境,不僅是對自己負責,也能在關鍵時刻救人一命。










